2022年1月1日开始的视频号直播,取名“静蔚法律”,与郭蔚博士约定,每天中午12点-12:30,连线直播,从解读《法学院教给我的101招》发心,期待分享各自的学习、工作经验,产生与同行更多的碰撞,尝试为律师个人品牌IP 打造,提供更多的成功模式。
这个模式已经运行了4天,挺有意思。
这是一个合作的模式,用2人的视频号,远程连线,类似访谈类节目,目的是“全面分享,逼自己输出、极致利他”。
由于两人的成长背景、现实生活状态、知识体系和架构,不仅不同,而且反差巨大,愿景、使命、价值观的探讨,一开始就产生了巨大的“碰撞”。
对于初心,我们有不同的观点:
郭蔚博士团队成员绝大部分来自清华、北大学院派,目标是打造“大律师计划”,邀请行内大咖做嘉宾,来直播间分享,营造各行业优秀律师云集的场景,传播重大商事诉讼个人品牌的目的。
而我想普惠众生,针对独立从业的律师同行,特别是那些,想要做更优秀的自己,实现财富自由,精神自由的女律师们,做一个训练营,针对人群为:
想要实现财富自由,但是不知道如何破局;
想要精神自由,却不知道如何通过读书,达到读以自用;
想要进入更多的人脉圈,却不清楚如何开始;
想要找到同行人,却不知道他们在哪里;
有很多想法,却迟迟没有行动的人......
一、以自己为例
以自己为例,用8年的时间,从不清楚方向和打法,到重新学习定位、商业、时间管理、精力管理、情绪管理、文书写作、演讲、家庭关系、亲子教育、心理学等知识,并刻意磨炼,让“土地类行民交叉诉讼”品牌,在国内垂直领域,占据前三的位置。同时,个人专业化IP品牌也在不断增值。
希望做一个:
自主刻意练习+督导陪伴学习+开放生态圈,相结合的训练营,与大家一起坚持学习。
而我们的目标不一致时,我该怎么办?
是放弃自己的目标?跟随郭蔚博士的目标?还是寻找合二为一的方法?
初心不同,根本走不下去,我也被卡住了。
开播前2小时,与团队莎莎聊天,聊着聊着,我突然发现卡点突破了。
既然说要分享自己的经验,去帮助他人的成长,为何不把本次访谈节目,就做成一个极致利他的范例?
帮助郭蔚博士团队打造品牌,通过自己的努力分享,协助他们的目标实现,岂不正好多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也直接实现了我打造个人IP品牌训练营的初心?
哇塞!太棒啦!
找到了初心,就有了往下走的动力!
立刻与项目组的成员沟通愿景、使命、价值观,确定了“成就他人,成就自己”的先后顺序,开始尝试“极致利他”的方法论。
围绕着郭蔚博士的选题,提前做好文案,预设3-5个切入点和举例,提前预留出足够的时间,准备节目后期访谈人物清单,安排运营部学习更多视频号的打法。
二、突破常惯做法
1月1日正式开播,当天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观看人数达到了98人,观看人次达到将近200次,在这个时间点的打榜排名为第44位!
突然感觉,这真是:
一群牛人、学在一起、聊在一起、玩在一起、一起成长、一起成事!
解决问题的能力,决定自己的价值!
本次问题的解决,居然也是突破了自己的惯常做法。
我一直以来都是老虎的性格,就像刘润老师所描述的,支配性非常强。
如果别人不按照我的想法去做,我可能也没有耐心,配合别人去玩。
时间一长,就想着自立门户了。
本次心态,从“你要是不听我的,我就自己干”开始转变为,“我配合你干”,而且还要达到”1+1>2 ” 的效果,这个转变,连我自己都很惊讶。
与极具分享精神的商学院同学混久了,自己的认知,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
上周与混沌商学院的一位企业家聊天,他的逻辑,让我咯噔了一下。
他说,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要合作?
如果两个人在一起,是1+1<2,别人是不会与你合作的。因为2个人,加在一起的价值,居然减少了,谁干呀?
如果两个人在一起,是1+1=2,那别人也不会与你合作。因为,效果没有改善,还要两个人绑在一起累,多痛苦!
只有两个人在一起,是1+1>2,此时的效果最好,大家才愿意合作下去。
这个浅显易懂的商业逻辑,轮到自己的卡点时,真的就卡住了。
从小学数学来说,1+1就是等于2。
而从商业逻辑来说,这个算式,有可能小于2,也有可能大于2。
三、分配原则
这主要取决与1和1的分配规则。
如果两个人一起做品牌,其中一个技术好,一个销售好,每人分别要完成100万的营业额,100万由50万的销售营收+50万的生产营收组成。
如果100万全部给技术的做,或者全部给销售的做,那么技术或销售,在处理自己不擅长的部分,会花费更多的时候。
而如果我们把100万给2人一起做,50万的技术活分给技术部,50万的销售活分给销售部,那么2人同时完成自己擅长部分的工作,效率肯定是比独自完成要快很多。
如此看来,1+1不仅仅会大于2,甚至有可能大于20、或者100。
这就要去看组织能力和规则意识了。
很庆幸自己一直在商业圈内混!
最后:
现在的律师行业,已经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
即使要做个人IP品牌,也需要有分工合作。
因为老天爷是很公平的,给所有人都是24小时。
你往死干,也就是16个小时,因为你还要睡觉。
而律师专业化的道路,老天爷也是公平的。
你必须要积累到一定的时长,才会获得熟练的技能,然后总结出里面的道理,演化出更多的技能来。
如果想弯道超车,最快的就是团队+分工写作。
每个人专注自己擅长的某一个方面,集中所有精力去攻这个高地,才能迅速拿下。
如果单打独斗,每一个方面都要分出精力去处理,根本无法形成结构化的打法,产出也不会丰盛。
因此,律师打造个人品牌IP,需要重塑认知。
坚持只做自己擅长的部分,才能形成足够深的护城河。
同时还要学会与他人分享+合作,才能更快的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继而打通财富自由的卡点,最终破圈。
请关注视频号“宋静律师”,预约每天中午12:00-12:30的《静蔚法律》访谈节目。
与更牛逼的人一起学习,做更好的自己,实现财富自由、精神自由!
供 稿 | 宋静律师团队
排 版 | 董丽娜
核 稿 | 苏慧英
审 定 | 刘雅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