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2日上午,为深入全面开展广州市公共场所外文标识立法调研工作,中共广州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委外办”)翻译室及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组建的“广州市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立法调研工作组”主要骨干成员,前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进行现场考察、调研和座谈。
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2019年7月接受市委外办的委托,成立“广州市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立法调研项目组”,由广州市人大代表、我所高级合伙人雷建威律师担任组长,我所主任黄家章律师及有英文翻译专业背景的宋静律师担任副组长,周文洁律师担任秘书长,另有本所多名律师被招募进项目组工作。
一年多来,项目组对与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它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完整的汇总和系统的梳理,又前往北京、上海和杭州等地开展考察调研,召开了四场不同领域的专家座谈会,在此基础上数易其稿,撰写出阶段性的《广州市公共场所外文标识管理规定(草稿)》。
进入2021年,在市委外办的积极推动下,该项目的立法调研工作进程显然驶上了快车道,项目组也加大了对各个重点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的考察调研力度。
对医院等重点公共场所的外语标识进行规范是本次立法的重点。中山一院历经百年发展,现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大型医院,素以“技精德高”享誉海内外。项目组一行对中山一院各区域各科室外语标识的设置、使用情况进行了一番实地考察后,来到院史馆三楼会议室,听取该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丁书琴、后勤处供应科科长吴耿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科长张剑荣介绍该院开展外语标识管理工作的相关情况和实操经验。
由于中山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兼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等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该院在规范外语标识方面进行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对全院各处使用的指示牌外语标识的设置、翻译等进行规范化,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审批流程。该院自行开发的“英文标识库”,以及该院拥有海外求学经历的医生高达30%的比率,给项目组来访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的官方网站提供了英文版本,院内的导航小程序也即将开发推出英文指引功能。座谈中丁处长提到,医院场所空间窄小难以设置外文指引的地方,将尝试使用英语语音播报的方式,尽显人性化。丁处长还表示,希望立法能更好地规范全市的公共场所外语标识,而广州市建设国际大都市实在太迫切需要外语标识的规范化工作步上新台阶。
广州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不久前刚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广州的国际商贸中心的功能要大幅增强,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构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到2035年,广州将建成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国际大都市。若想进一步加强广州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就得打造对国际人士更为友好、便利的城市环境,故规范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是当中的重要抓手。
广州的开放包容,也体现在“开门立法”的思维意识和勇气担当,即敢于广开立法之门。律师作为法律共同体的成员之一,是法律专业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律师除了专业扎实、执行能力强和实操经验丰富外,还有资源广泛、深接地气等特点,由熟悉立法活动的专业律师领衔立法调研和条文起草工作,拥有其它背景的法律工作者所未必能替代的先天优势,所以越来越多有立法需要的单位委托律师承接与立法相关的工作事项。
诺臣所此前曾成功完成广州市妇联关于《广州市母乳喂养促进条例》立法调研和条文起草的委托工作,该条例已经市人大通过并正式施行。近日,诺臣所又新接“特殊教育立法调研项目”的委托。诺臣所在广州地区立法咨询法律专业服务领域,已成长为本地的领先律所。
供 稿 | 周文洁
排 版 | 卢嘉欣
核 稿 | 苏慧英
审 定 | 雷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