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
(虎跳峡)
当我们进入迪庆自治州时,路上不时闪现的白塔和经幡告诉我们已经到了藏区了,这一下子上了高原,可吃的东西就不那么多了。高原上以放牧为主,只有少量的农田。 “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松茸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的进行精致的加工,这样一只松茸24小时之后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 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识别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普达措)
这是《舌尖上的中国-自然的馈赠》中关于松茸的解说词,一集电视播出后,立刻让松茸——纯天然的珍稀名贵食用菌,被誉为“菌中之王”广为人知,并受世人追捧。 相传1945年8月广岛原子弹袭击后,唯一存活的植物只有松茸,目前全世界都不能人工培植。它长在寒温带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林地,一般6-11间出菇,8-9月间为出菇旺季。宋代《经史证类务急本草》有过记载。研究证明,松茸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肽类物质等稀有元素。有特别的浓香,口感如鲍鱼,极润滑爽口。 在一家装修极简的饭店,店家用新鲜松茸和当地鸡一起炖了一锅汤,又送出两盆子青菜,那汤的鲜香至今难忘,至于那鸡呢,也奇怪,无论如何煮,都是嫩嫩的,还带些小鸡油,我们谁也顾不上说话,只管将鸡啊松茸菌啊放口里,一下子就消灭光了,鸡汤连喝了四碗,这才想起忘记拍照了。 一般来说五月的高原,山上杜鹃花开得正烂漫。若进入六月能看到那“山花烂漫”的景象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得看当年的气候、温度等等。当地的导游,看到我们赏花心切,专门带我们去了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碧塔海赏看杜鹃花。 当天云很厚,我们沿着木栈道走着,一边是海(藏民称之为海,实为高原湖泊),一边是万千造型的栎树和五色杜鹃,让人迷醉,火红、玖红、粉红、粉白、粉杏,好一个姹紫嫣红!我呆坐看着近岸的湿地水草,脑中正在想,这种圣洁、宁静的地方好适合和心爱的人一起发呆、看日落。。。。。。耳边突然传来几句广东话,不禁掉头看去,原来是几个广东的大叔和大婶,他们对当地人说的话却让我们莞尔:“这个树挂和湖里的野鸭一起用来煲汤几好啊……”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