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幅
从滴滴出行被下架,解读我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实施(上)
发表时间:2021-07-14
首页 > 诺臣专业 > 专业研究 > 研究详情

图片1

一、 引言

二、 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现行法规梳理

三、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征求意见稿重点解析

四、 网联科技律师团队建议

一、引言

2021年7月2日晚间,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布公告,宣布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这是《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发布以来,正式开展的首轮审查行动。

紧接着7月5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再发公告,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于2020年4月13日发布,当年6月1日生效;全文共二十二条,系统规定了网络安全审查的适用范围、审查原则、主管部门、申报审查材料、审查程序、审查内容、法律责任等。

图片2

二、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现行法规梳理

1、网络安全审查的法律依据:

网络安全审查是依据《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开展的一项工作。《国家安全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国家建立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的制度和机制,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网络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以及其他重大事项和活动,进行国家安全审查。《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通过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的国家安全审查”。

2、网络安全审查主要的审查内容:

网络安全审查重点评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包括:产品和服务使用后带来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被非法控制、遭受干扰或破坏,以及重要数据被窃取、泄露、毁损的风险;产品和服务供应中断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业务连续性的危害;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开放性、透明性、来源的多样性,供应渠道的可靠性以及因为政治、外交、贸易等因素导致供应中断的风险;产品和服务提供者遵守中国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情况;其他可能危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因素。

图片3

3、哪些网络运营者采购产品和服务需要考虑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按照《办法》进行网络安全审查。根据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电信、广播电视、能源、金融、公路水路运输、铁路、民航、邮政、水利、应急管理、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国防科技工业等行业领域的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运营者在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时,应当按照《办法》要求考虑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4、何时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通常情况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应当在与产品和服务提供方正式签署合同前申报网络安全审查。如果在签署合同后申报网络安全审查,我们建议在合同中注明此合同须在产品和服务采购通过网络安全审查后方可生效,以避免因为没有通过网络安全审查而造成损失。

5、网络安全审查的时限要求:

通常情况下,网络安全审查在45个工作日内完成,情况复杂的会延长15个工作日。进入特别审查程序的审查项目,可能还需要45个工作日或者更长。根据《办法》要求,补充提供材料的时间不计入审查时限。

6、网络安全审查向谁申报?

根据《办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设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具体工作委托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承担。

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在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的指导下,承担接收申报材料、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具体组织审查工作等任务。 

图片4

7、网络安全审查的启动方式:

 分为报请审查和依职权启动审查两种方式,具体如下:

5

8、违反《办法》规定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根据《网络安全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应当申报网络安全审查而没有申报的,或者使用网络安全审查未通过的产品和服务,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停止使用,处采购金额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诺臣网联科技律师团队

团队专注于互联网相关经济领域法律实务,深入研究解读数据合规、网络安全相关前沿法律和典型案例。关注企业合规预警体系搭建、内部风控体系搭建、互联网相关经济领域刑民交叉风险防范、企业家刑事风险防范等,并提供上述领域专业法律服务。

123

234

345

 

 

 

 

供   稿 | 汤   昊

排   版 | 董丽娜

核   稿 | 苏慧英

审   定 | 刘雅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