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幅
疑似性暗示?眯眯眼?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引众怒
发表时间:2022-05-31
首页 > 诺臣专业 > 专业研究 > 研究详情

5月26日,人教版数学教材登上微博热搜?怎么回事?

一位网友发现,人教版数学教材人物的插图画风引人不适,有网友评价插画中孩子的长相像“唐氏综合症”儿童。

钱钟书在《围墙》有这么一句话“孩子不足两岁,塌鼻梁,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里讽刺画里的中国人的脸。”用此来形容这些插画也不为过。

人民教育出版社作出回应,称这是“画风问题”,会改进画风,提高艺术水平。

然而网友们并不买账,当网友仔细翻看课本后,里面的内容更是大跌眼镜,这仅仅只是画风问题吗?

眼神缥缈,吐舌头,剪刀手。

下衣失踪,男生隐私部分凸出暴露。

玩游戏扯裙子?双手触碰女生隐私部位?甚至露出女生的内裤。

好不容易穿着正常了,腿上却出现了纹身!

最让人气愤的是,画中国旗倒挂!

如果五官是画风问题,艺术水平问题,那这些细节又如何解释?试问,哪个小学生会如此穿着去上学,会摆出如此迷惑的姿势?细思极恐,这些插画到底有何意图?

再来看看人教版语文教材,高下立见。

再来看看人教版英语教材。

同样是教育部审定,人教出版,同一个美术编辑,数学和英语课本的画风完全不一样,英语课本都是浓眉大眼品貌端正,数学课本就是五官怪异妖孽丛生,这是为何?这版教材已经用了快十年了,如果不是此次网友发现,引起关注,还会毒害多少祖国的花朵?

看完小编想问一句,当初是如何过审的?前些年对该教材有争议,为何又不了了之了呢?

童话作家郑渊洁对此谈到:有主编把自己和朋友作品选进来,出问题是迟早的。

甚至有记者检索发现,在中国判决文书4月1日公布的一份判决书显示,北京互联网法院认定,并没有“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这一实际单位。

没有实际的单位?是如何一路绿灯,登上人教版小学教材的?让人匪夷所思,背后发凉。背后有没有利益和权力的推动?希望相关部门能给人们一个交代,给广大孩子一个交代。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那些本该陪着孩子健康成长的课本、绘本变了模样,甚至孩子们的衣服也变了味。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江南布衣”?在衣服上图案方面,出现了撒旦崇拜,恋童,杀戮,身体解离,种族歧视,种族灭绝,同性,sm,毒品等诸多方面的元素。一眼是看不出来,或许短暂的引起不适,细看才能明白!细思极恐!

更是有网友找出自家孩子的读物。如此粗俗不堪的画风,真的仅是美丑之争吗?这样的读物,是如何通过层层审核的呢?

孩子是民族的希望,可当他们汲取知识的课本已经被毒文化渗透,孩子的未来又在哪儿呢?

创作无国界,艺术无边界,但凡事都要有底线。更何况,对象还是孩子。歪嘴,斜眼 ,吐舌头,纹身,隐私部位的暴露等等,这些完完全全踩在了高压线上。

5月28号晚,教育部回应:责成人民教育出版社立即整改。

随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也立即做出回应和致歉,表示深感自责内疚,并保证9月1日前全面整改到位。

法律追责

问题教材的背后可能会涉及哪些法律追责呢?

1、关于“倒画国旗”

《国旗法》和《刑法》均有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九条规定:不得升挂或者使用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不得倒挂、倒插或者以其他有损国旗尊严的方式升挂、使用国旗。不得随意丢弃国旗。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回、处置。大型群众性活动结束后,活动主办方应当收回或者妥善处置活动现场使用的国旗。

第二十三条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九条规定:侮辱国旗是指在公共场合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的行为。

问题教材“倒画国旗”的问题,可能已涉嫌违反前述规定。

2、关于“疑似性暗示、眯眯眼、唐氏脸”等问题

《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第六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停业整顿,没收出版物、违法所得,违法经营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经营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违法经营额不足1万元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

 (一)出版、进口含有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禁止内容的出版物的;

(二)明知或者应知出版物含有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禁止内容而印刷或者复制、发行的;

(三)明知或者应知他人出版含有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禁止内容的出版物而向其出售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本出版单位的名称、书号、刊号、版号、版面,或者出租本单位的名称、刊号的。

《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是针对所有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而问题教材是“教材”!影响面、严重程度、危害程度都比一般的出版物要高。

然而,即使是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罚,或者追究了刑事责任,也无法弥补这批问题教材给孩子们带来的严重影响。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对全国涉及儿童的教材、教科书做一遍彻底的清查和清理,更是要查背后这些画家和工作室的资金来源,查把关程序,查利益关系。

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希望,他们都在阳光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供   稿 | 黄文川、颜紫君律师团队

排   版 | 董丽娜

核   稿 | 苏慧英

审   定 | 石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