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幅
存取5万现金,银行要查资金来源,这个规定暂停啦!
发表时间:2022-02-24
首页 > 诺臣专业 > 专业研究 > 研究详情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在2022年发布的第一号文件,就给大家上了一道紧箍咒。

这个文件就是《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

划重点——根据该文件的内容,个人到银行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的现金存取业务,银行就应当识别客户身份,了解资金的来源和用途。

这个文件原定于3月1日起开始实施,但三个发文机关在近日又宣布暂停该文件的实施,原因是“出于技术原因”。

对于广大储户而言,也算是一个暂时的好消息吧。

但说真的,发文机关制定这个文件当初不知道是否考虑过,实施这个文件的确可能带来不少消极的影响,实际执行的确有一定的困难。

一是现在银行的效率低已经为人所诟病,有大额存款的客户再去调查身份和款项来源,那效率岂不更加惨不忍睹?

二是网络银行、数字货币已经大大压缩了实体银行的生存空间,再去附加更多的存取款条件,会不会让实体银行雪上加霜?

第三可能真是存在技术原因,不同商业银行之间的数据不可能完全共享,势必都需要通过人民银行的数据交换来完成客户身份查询以及款项来源调查,人民银行的数据系统是否可能承受也是个未知数。

所以,综合上述原因来看,发文机关暂停文件的实施,不得不说是一个明智之举啊。当然,现在暂停实施,不代表以后也不再实施,所以大家还是做好被动接受的心理准备吧。

原定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 证监会令〔2022〕第1号)因技术原因暂缓施行。相关业务按原规定办理。

中国人民银行

银保监会

证监会

2022年2月21日

宋静律师的这本新书《土地争议行民交叉裁判规则与案例解析》(中国法制出版社)历经3年筹备,2年动笔,前后5年共撰写了第一稿60万字。应出版社要求,正式出版删减至30万字。本书囊括了读者最重要的财产——土地权利从“生”到“死”(从“取得”到“注销或收回”)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配有典型案例。该书实属宋静律师数十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沉淀,是宋静律师从事重大复杂土地诉讼,特别是行民交叉诉讼领域多年耕耘的集大成之作。

目前,该书正在各地的新华书店、京东、当当等平台火热销售中。

 

 

 

 

供   稿 | 宋静律师团队

排   版 | 董丽娜

核   稿 | 苏慧英

审   定 | 石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