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幅
方向错了,再努力,也打不赢官司!(一本好书)
发表时间:2022-02-15
首页 > 诺臣专业 > 专业研究 > 研究详情

导语:土地作为财产,是每一个人最重要的财产。

土地可以给我们带来了安居乐业,财富自由,土地也成为我们家的归属,抚慰我们内心的平静……土地权利的保护,关系到国家之强大,小家之稳定,个人之自由,我们必须勇于和善于捍卫我们的土地产权!

土地权利不仅仅会受到其他人的觊觎,而且可能受到行政管制的干预,保护土地权利,既需要维权的意识,更需要维权的技巧。

土地诉讼案件复杂的原因,在于当事人往往只着眼于,应该要地还是要钱,但其实土地是一个特殊的标的物,常常要受到政府的管制,不是我们想要什么结果,就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也就是说,一旦发生土地争议,自己不仅要击溃前来争夺土地权益的对家,还不得不接受政府对土地交易的管制。

还有在针锋相对的过程中,常常会穿插的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法院的互为前提的审判程序,可能给你带来无法预测的结局。

因此,要保住一块土地,或索赔到一笔钱,你不得不运用到政府机关行政、司法机关审判、土地制度、民事争议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而且需要将这些知识搭建适当的知识架构,并辅助以实操,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我们不能打没有准备的仗,不能做无用功。

因此,在一个案件里面,我们要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诉讼策略的思考上。

有时个案的诉讼策略和诉讼方向的选择,较之于案件的法庭诉辩,反而可能花费最多的时间。

因为一旦方向错了,不管以后怎么努力,你的诉讼可能也回天无术了。

案例一

因为错误先行选择民事诉讼,败诉后,再次选择行政诉讼,被法院认定为重复诉讼,驳回再审申请。

一家人5口人,父母加3个子女,在父母和拆迁指挥部签订了征收安置补偿协议后,子女们发现,自家的房屋占地居然登记的是国有土地使用权,但父母和拆迁指挥部签署的征收安置补偿协议,却是按照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的标准支付补偿款的,故对补偿结果不服。

众所周知,国有土地的补偿标准与集体土地的补偿标准,相差那可是不一般的大。

于是,3子女以拆迁指挥部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确认父母和拆迁指挥部签订的补偿协议无效。

案经一审、二审,最后法院认为,协议属于自愿签订,属于有效协议,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于是,子女们启动第二轮攻击,以区政府作为被告,认为其未按照补偿方案的约定,履行协议,请求撤销补偿协议。

案经一审、二审、再审后,法院认为,3子女曾就补偿协议是否有效,已提起过民事诉讼。

补偿协议是否有效,与本案不服签订协议行为提起的行政诉讼,实质属于同一纠纷。

3子女在民事诉讼败诉后,再次提起行政诉讼,属于重复起诉,一审、二审、再审均裁定驳回3子女的起诉。

最后,这个案件,从2013年打到2017年,用了4年的时间,历经5次诉讼,最终的结果,仍是无功而返。
既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钱财。

这个案件败诉的症结在于,当事人并不了解政府征收补偿额一般流程。

被征收人在已经自愿签下补偿协议后,再去推翻自己签订的协议,难度非常大,因此,该案原本应当另辟蹊径。

其实,3子女可以重新向拆迁指挥部提交一个申请,要求拆迁指挥部按照国有土地补偿标准,向自己支付补偿款。

如果指挥部拒绝,则对该拒绝补偿的不作为行为,提起一场行政诉讼,在行政诉讼中你才可能争取到合法合理的补偿。

正是由于这场“战役”,从一开始,确定的诉讼方向就是错误的,导致你无论如何努力,结论仍旧是败诉!

我们在视频号直播中,很多客户连麦,咨询的众多土地纠纷,都存在无法理清诉讼方向的问题。

如果律师同行们乍逢行民交叉的问题,也可能会一头雾水。

案例二

一桩宅基地纠纷,爷爷奶奶去世后,一大家子人开始争吵,有的拿出了遗嘱,有的拿出了村委证明,有的拿出了宅基地证,都想证明自己对这块地享有权属,有权获得征收补偿。

有的人启动民事诉讼,打继承官司。

有的人启动行政诉讼,请求法院撤销别人的宅基地证。

有的人起诉村委会,认为村委会错误开具证明,造成自己的经济损失。

有的人提起行政诉讼,起诉区政府,要求将补偿款支付给自己,而不是支付给别人。

有的人提起民事诉讼,起诉村委,认为村委以土地有争议为由,扣留补偿款,要求分配补偿款。

在一堆的诉讼当中,哪个诉讼才是解决问题的“蛇七寸”?

这又涉及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叉时,法院会采取何种裁判逻辑的问题。

法院会去了解,行政或民事那个案件的事实,是造成争议的基础,应当第一时间审理解决基础争议的问题,其他的诉请或者中止,或者驳回。

基础争议确定后,其他诉讼如何处理,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上面的案例,一团乱麻,其实,基础争议仍是继承纠纷。

继承分配出现了问题,导致各个利益主体的诉求不同,衍生了若干诉讼。

其实,我们代理此案,会先启动继承案由的民事诉讼,确定自己的财产项目和份额。

然后,对应的财产项目,如果是想拿回土地的,就启动撤证的行政诉讼。

如果是想拿补偿款的,就启动向行政机关申请,发放补偿款的行政诉讼等。

诉讼方向确定后,案件的判决结果,全部都可以在预料之中。

我们常常拥有了土地,却不了解土地上有哪些权利?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我们的土地权利?

当我们有了保护土地的意识,却苦于没有保护土地的能力!

保护土地权利,破解诉讼难点,如何制定清晰的“作战”地图,必须要经过专业的学习。

宋静律师发挥自己多年来专注土地疑难复杂诉讼解决的经验,用时两年,著书60万字,由中国法制出版社正式出版30万字,出炉《土地争议行民交叉裁判规则与案例解析》一书,全书分为8个章节,涵盖了一块地“从生到死”的全流程。

内容包含:土地权属争议、农村宅基地纠纷、土地征收、土地承包经营、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登记、土地开发利用、土地使用权的收回等等。

该书的重点就在于,告诉大家如何用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叉处理的思路,厘清争议,找到正确的诉讼路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书中章节会配有争议焦点、法律规定、行民诉讼案例、律师观点等内容,方便律师同行、土地纠纷当事人学习了解,实属土地纠纷行业全国少有,不可多得的工具书。

该书已经在2021年12月,出版发行。

大家可以在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各大网站,京东、当当、淘宝网上购买。

宋静律师的这本新书《土地争议行民交叉裁判规则与案例解析》(中国法制出版社)历经3年筹备,2年动笔,前后5年共撰写了第一稿60万字。应出版社要求,正式出版删减至30万字。本书囊括了读者最重要的财产——土地权利从“生”到“死”(从“取得”到“注销或收回”)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配有典型案例。该书实属宋静律师数十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沉淀,是宋静律师从事重大复杂土地诉讼,特别是行民交叉诉讼领域多年耕耘的集大成之作。

目前,该书正在各地的新华书店、京东、当当等平台火热销售中。

 

 

 

 

供   稿 | 宋静律师团队

排   版 | 董丽娜

核   稿 | 苏慧英

审   定 | 刘雅滢